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行之道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静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静

    修行的关键在于心如止水的静,想要静必然先要入静。

    入静,可以是坐式、站式或卧式,更或是漫步亦无不可。

    而入静的关键只在于止念!

    止念,去除心中的一切杂念,只有心中毫无杂念,才能一心一意地入静,此为入静真正的意义所在。

    双肩下沉,全身放松;双眼睁三分闭七分,为双目垂帘之势;鼻息自然,呈深、长、匀、细、微!

    此为入静之前的准备,亦是入静的外在表现。

    外为引,引内在之心静!

    由外而内,身静心静,心静身静,身心合一亦是身心皆静,是为真正的入静!

    对于修士来说,入静是修行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之一。

    因为在正常情形下,修士只有进入到入静的状态之中,才能真正的进入修行的状态之中。

    入静说起来容易,真想要做到,却不是说起来这么容易!

    无论是世俗凡人,还是修士,其实都是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是人自然也会有人该有的万般牵挂,万千思绪!

    所以说是人都知道,身体的静很容易做到,真要做到心中的静,往往都是自欺欺人的奢想罢了!

    修士又有不同,修士可以利用各种可行的手段,强行做到暂时的心静。

    所以相对来说,越是高阶的修士,因为见闻与心性都相对成熟,所以也越容易做到真正的入静。

    而越是低阶修士,即使也能做到入静,但是其相对稚嫩的见闻与心性,使得他们入静的状态,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质量上都会有不小的差距!

    李奇尽管不全算是苦修之士,却也相差不多。

    在李奇踏入修行以来,在定安城事件之前也没有碰上什么太大的曲折,因此他之前也能很容易就踏入入静之中。

    经过定安城一役之后,李奇发现他的内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化自然会有很多,一时半会之中,即使李奇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有些什么变化。

    但是现在又有不同,因为现在李奇至少能确定有一点绝对有了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实在无法与往日一般轻易就能进入入静,因为李奇知道,他实在无法做到入静。

    无法入静自然是不行的,所以李奇只能选择站在悬崖边,让冰冷的山风来冷却rou身的温度,所以李奇一直站在洞府外的悬崖上一动不动。

    充分利用外界环境强行入静自然也是一种手段,所以经过三个日夜的努力,李奇终于勉强进入了入静之中。

    李奇的修行与大多数修士不同,他不需要入静就可以修行,因为他体内的灵力一直都在不停的自动运转。

    无论吃饭还是睡觉,无论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李奇根本就没有丝毫停歇的在自行修行之中。

    或许是因为李奇资质实在太过差强人意的缘故,自行修行的效果极其微弱,但也是聊胜于无。

    所以李奇每一次入静都不是为了修行而入静,他每一次入静,自然只是为了让内心真正平静下来罢了!

    心静则神明,神明则气爽!

    所以入静也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才能看到平日看不到的,才能想到平日想不到的!

    所以入静中的李奇肚子饿了就服下一枚辟谷丹,除此之外他只是定定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所以入静中的李奇自然什么都不会想,因为他本就不愿意去想,因为他本就希望什么都不想,所以他肯定不会去想!

    李奇好像彻底变成了一具雕像,他非但不想也不动,所以他也确实变成了一具有血有rou的,喘着气的雕像!

    所以李奇当然也不会知道,王诗雨每隔三天都会来看他。

    王诗雨每一次来都站在很远的地方看着李奇,她只是轻轻叹息一声过后,带着满脸的关切之色站在原地凝视着李奇,然后在一个时辰之后才悄悄的离去。

    李奇当然不会知道,自从他离开黄大师洞府的那一刻起,黄大师洞府大门一直都是敞开着的。

    李奇同样不会知道,在他站在悬崖边的时候,黄大师也早已走出里屋,并且一直在石桌前闭目打坐!

    黄大师并不是一直都在闭目打坐,因为黄大师天早晚都会看向李奇洞府的方向。

    黄大师看的时间也不长,因为在盏茶时间过后,他总会略微摇了摇头就又开始闭目打坐。

    李奇一直都是一个极端,因为他无论做什么都是极端的,所以他已经陷入了极端疯魔般的入静之中!

    不疯魔不成魔,不疯魔就不是李奇,所以李奇依旧是曾经的李奇!

    在疯魔般入静之中,李奇入静已经过去一个月,又一个月。

    李奇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已经忘记了他是在入静,甚至忘记了他自己!

    李奇的疯魔,让他忘记的极为彻底,他忘记了一切该忘记的,也忘记了一切不该忘记的!

    彻底的忘记,自然不会有丝毫杂念,所以李奇已经遁入一片空明之中。

    李奇在一片空明之中,感受着周身的一切变化,他是用旁观者的角度在感受,也是在切身感受。

    微妙的感受中,李奇感受着天地日月的轮回,感受着昼夜的交替,也感受着周身虫鱼鸟叫,感受着风云变幻,感受着一切他能感受的事与物。

    感受的多了就不在是感受,感受已然变成了切身的体会!

    好像突然变成一粒尘埃,尘埃随风舞动,风落尘埃落,风起尘埃起!

    尘埃落定,落在一颗山顶大树上,尘埃变成大树,李奇有了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应有的感受!

    尘埃落定,落在一颗小草上,尘埃变成小草,李奇又有了一颗正在顽强生长的小草应有的不屈之意!

    尘埃落定,落在一块顽石上,尘埃变成顽石,李奇也感受到了顽石屹立世间,自岿然不动中笑看风云的感受!

    这一刻,李奇仿若只是一粒尘埃,尘埃融入了山脉,也融入了整个世界之中。

    不知几何,李奇身上已经堆满了厚厚的尘埃!

    虫子在李奇身上爬过,鸟儿在他身上落下随即又在鸣叫声中高高飞走。

    风吹过,带走了身上的一些尘埃,也带来更多的尘埃落在李奇身上。

    李奇在看,看他能看到的事与物!

    李奇还在听,听所有他能听到的声响!

    李奇更是在感受,感受身体上任何一丝细微的感受!

    李奇唯独没有思考,因为他本就不愿意去思考,所有李奇只是单纯的看,单纯的听,也是单纯的在感受。

    李奇不知道过去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更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除了感受身边感受到的所有事物之外,他竟然有选择性的,或者说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周身的风上。

    山顶最多的是什么?

    肯定是风,无论是微风拂面,还是大风刮过,甚至是狂风袭来,风是山顶永不会停歇的元素。

    风不停,李奇的感受也不会停!

    正因为风在变化多端中,不停的一直存在李奇周身,所以李奇渐渐的,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把越来越多的关注放在了风上。

    李奇在看风,风当然看不见,但李奇可以通过周围的花草树木在风中摇摆,以及天空的云彩在风中不停的变幻来看风。

    李奇也在听风,他在听不同的风带来不同的风声。

    李奇更在感受风,感受风的强弱,感受着风的冷暖,感受着不同的风带来的所有不同感受。

    看的多了,听的多了,感受的也多了,李奇也渐渐开始了思考,因为风而带来的对于风的思考。

    所以尽管李奇依旧没有动,但李奇微微睁开的双眼不再是空无一物,而是渐渐的多了些许细不可查的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奇眼中的色彩渐渐消失,渐渐的被一丝明亮所代替,被清澈透亮的眼神所代替。

    就在李奇眼中刚刚出现一丝细不可查的色彩的时候,黄大师突然睁开双眼看向李奇洞府方向。

    这一刻,黄大师眼中毫不掩饰的带着一丝惊讶与喜悦,脸上渐渐的多了一丝笑容。

    所以黄大师不再继续闭目打坐,而是带着脸上的笑容起身走出了洞府。

    在黄大师走出洞府的时候,王诗雨依旧如同往日一般站在远处,满脸关切的看着站在悬崖边上的李奇。

    王诗雨一直不明白,黄大师为何不告诉李奇,四大宗门并不是放任七星教不理,而是因为七星教中非但有真魔气,还有可能真的会有魔族大能存在。

    这一次定安城异变,如若不是李奇提前传信示警,如若不是早就备有对付七星教死灰复燃的手段,如若不是四大宗门摒弃前嫌,耗尽绝大部分底蕴资源,最终才在大损元气之下险而胜之!

    如若不然,定安城异变的后果究竟如何,即使是四大宗门高层也不敢预测!

    即使如此,四大宗门最终依旧没能找到丝毫真魔气的存在,更没有看到所谓魔族大能的丝毫踪迹。

    王诗雨实在不明白,明明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黄大师为何非要瞒着李奇?

    王诗雨依稀能猜测到李奇的一些心思,她也知道李奇爱钻牛角尖的性格,所以她害怕李奇真的会因为想不通而真的钻牛角尖。

    王诗雨不明白,所以她一直在替李奇担忧,所以她当然不知道黄大师已然来到她身侧。

    “都这么长时间了,还在担心奇儿?”黄大师微笑着摇了摇头,轻声问道。

    “师傅!您老怎么也来了?这家伙不知好歹,谁会担心他?”王诗雨脸上突然飞起一抹红霞,有些不知所措的说着,声音也是越来越小。

    “奇儿应该已经过了这一关,诗雨你先回去吧,这里有为师亲自护法即可!”黄大师脸上闪过一丝黯然瞬间不见,只是看向李奇的眼中却多了一丝欣慰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