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倾覆之塔在线阅读 - 第757章

第757章

    “等一下,赛纶董事长……

    “我现在已经真的怀疑,你是不是与扶济社,达成了某种……合作?”

    随着冰冷的声音响起。

    赛纶面带微笑的一个一个望过去,在提出异议的“卡玛尔瑟”身上微微停顿了一下。

    上一任的卡玛尔瑟已经死了。这一代的是一位年轻的黑发少女,容貌精致如人偶,眼神就与昔日的卡玛尔瑟一样冰冷。她一边说着,还虚虚推了一下并不存在的眼镜……仿佛自己已经习惯了戴眼镜的样子,一时没有改正自己的行为。

    但赛纶知道,“卡玛尔瑟”的内心已经完全不同了。

    她之所以现在出来反对自己,只是因为她在伪装成真正的“卡玛尔瑟”——因此,她正模仿着自己继承到的记忆中“卡玛尔瑟对无码者的敌意”,而在装模作样的反对自己。

    ——就如同自己也在伪装成赛纶一样。

    第三章 卡玛尔瑟二世

    卡玛尔瑟——或者用更准确的说法,“卡玛尔瑟二世”此刻心中连冷汗都下来了。

    她这话说出来的瞬间,其实自己就已经后悔了。

    但她其实也没得选。

    在天恩集团的所有董事中,“卡玛尔瑟”一直都是对无码者敌意最重的一人。

    如今幸福岛根深蒂固的对无码者的歧视与压迫,对下城区畏之如虎的态度,其实全都是因为二十年前卡玛尔瑟的一句话:

    “——下城区不是没有太阳吗?那正好,就把那些拒绝‘太阳’的人丢过去吧。他们已经不需要住在人间了。”

    所谓的“太阳”,指的就是心灵防护芯片。

    虽然制作它的原料取自于通神岛,但这“带来了希望”的新技术,正是诞生于太阳岛上的智慧产物。

    所有的董事都知道这芯片究竟意味着什么——异常的情绪、灵能的侵蚀、梦界的阴影不过是表象。真正需要防护的其实是来自“幻梦”的精神污染,而拒绝这枚芯片其实也就等同于投身于幻梦的鸟笼之中。

    在最初的时候,摘除芯片的浪潮就诞生于崇光岛。

    他们认为自己被这种芯片剥夺了人生自由——芯片不仅是剥夺了他们“崩溃”的权力、阻止了他们觉醒灵能,还能够随心所欲的调取他们的全部隐私。从体检数据到购买记录,从日常聊天与信件再到他们具体位置与行动轨迹……一切的秘密都不再是秘密。

    于是,最初的反抗者诞生了。

    为了避开七巨头对他们聊天记录的审查,他们将口号设为“阴天将至”。阴天意味着阴云……因为“太阳”总能照亮一切角落,唯有阴云能够从源头上将其遮蔽。也就是摘除芯片。

    在那之前,其实无码者就已经诞生了。但他们并没有形成组织。

    因为心灵防护芯片只有在婴儿状态下植入才是最安全的,一旦后天受损就很难植入新芯片——倒也不是无法做到,只是成本会非常高。于是人们就将无码者视为一种无法治愈的“残疾”,对其态度甚至非常友善。

    而“阴天行动”的发起者们,打算建立第一个无码者组织。

    和他们那些无谋的、甚至负罪潜逃的“后辈”不同,二十多年前这些“阴天行动”的参与者们,都是一些相当优秀的学者。他们事先进行了周密详细的规划,准备了包括一台重装机兵在内的诸多武装力量,还准备了枪械与子弹以及诸多生活物资,还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了特定的机构,由一些友善的合作者代为管理、来为他们进行代购。

    ——空岛之上没有国王。

    这是七巨头最开始将人们搬到空岛上时用的口号。

    任何一座空岛都是没有建国的。没有政权,没有军队,没有警察,没有官员,也没有成文法……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不能自己出钱出人出力、然后凑在一起生活?

    于是这些“阴天行动”的参与者们,就在准备万全之后统一摘除了芯片,然后抛下自己的工作——在同一时刻突然集体失踪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崇光集团的确没有意识到他们做了什么。

    他们甚至将其视为一场“大规模的谋杀与劫持事件”而展开了调查。

    但很快,他们就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通过这些失踪者们的资金流,很容易就能猜到他们做了什么。

    当时的崇光集团也依然没有什么反应。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对这些“逃离了太阳”的阴天行动参与者们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怜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拒绝了什么,又拥抱了什么。

    原本崇光集团的董事们是想要看热闹的。他们就想要看这些人是如何在幻梦的缠绕之下变得暴躁、易怒,变得易于恐惧和嫉妒,看着他们逐渐变成另外一个人,而与自己昔日的伙伴分离……最终甚至于觉醒灵能,乃至于堕落成恶魔、被寄存于灵能中的另一个古代意识所吞噬。

    以他们漫长的生命来说,这是非常容易就能做到的。甚至可以说,“指日可待”。

    然而,崇光集团却忽略了一件事。

    他们的态度,其实至关重要。他们的恶意、轻蔑与怜悯,反而被解读成了“保守而懦弱的倾向”。因此“阴天行动”很快就传遍了七大空岛,给了那些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巨型企业对他们的压迫、并试图从中逃离的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