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长歌万里定山河在线阅读 - 第76页

第76页

    这时候拦路的二娃子抱着碗白米饭转出来?了,估计是刚挨过打,还眼泪汪汪的,他将碗一递,朝常歌道:“喏,咱俩都是天神将军,将来?都是要打魏狗的,不能饿肚子,我分你?一点。”

    常歌哭笑不得,连说?:“不必。”

    “二娃子!”

    那小孩一抖,接着一农妇抄着勺子就转了出来?,一眼见着屋外的祝政常歌,脸色一变,慌张地抓了下麻布衣衫,点头道,“大老爷。”

    她一把扯过小孩,连声怨他什么人都瞎招惹。

    常歌下马,同她回礼。见那小孩又要挨揍,忙帮着开解。

    农妇见他和蔼,同那些趾高气昂的土豪乡绅不大一样,这才收了手。

    “劳烦问您一下。”常歌道,“刚刚在屋外听到?有人哼唱大周雅乐,是您么?”

    农妇连连点头。

    “您哼的,是什么曲子?”

    农妇将下摆一抓,淳朴一笑:“我也不大懂得,只知道是我们襄阳城天神将军的曲子。”

    小孩抱着她,嚷嚷道:“是我们放天灯求来?的天神大将军!”

    祝政莞尔,常歌倒有些不好意?思。

    她打量了一下二人,谨慎道:“老爷们,外地来?的吧?幸亏你?们是现在来?了,赶上了好时候,再早些过来?,咱襄阳城还被魏军围着。我们这是穷人有穷福,住在城外头,躲了这一灾。听说?襄阳城里头,断粮都断了好久,死?了好多人呢!”

    “后来?说?是老孙头带着襄阳百姓,放天灯请神,这才请来?了位下凡的将军。”

    常歌估摸,“老孙头”说?的应该是襄阳太?守孙廉。

    “我记得那天晚上,天神将军来?得晚,一开始襄阳城还是破了,半夜里多少人敲门,我从门缝里一看,全是满身?血的人,家里就我和二娃子,哪儿敢开门啊!接着,又围了许多天,有一日日头红的很,那魏军又来?了好大一批,我怕得厉害,和二娃子躲了起来?,结果听着琴声大作,不知怎么的又起了山火,我还惆怅呢,想着今年襄阳可?真是遭罪啊,那火居然被一场急雨给灭了——都说?是天神将军呼风唤雨,护佑我襄阳下土!”

    “这之后襄阳就解围了,汉水上往来?的人也多了,粮食也挨家挨户地发了下来?,到?处都在唱这首曲子,二娃子学堂里头也教了……二娃子,你?们学堂老头说?,这曲子叫什么?”

    二娃子把手腕上的红布条一扬,高声道:“《离惑破阵乐》!”

    “对对,是叫这个?。”农妇笑呵呵道,“你?说?这名字咋起的,大梨子咋还能打仗破阵呢。”

    常歌没忍住,笑了出来?。

    *

    作者有话要说:

    [1]大魏与楚国修好:见28章,有楚使至魏廷细节

    第36章 亏心 “先生不知羞耻。” [二更]

    祝政见?她家里清简, 问道:“你家里就你一人么?”

    那农妇脸上?忽然有?些落寞:“我家先生……我先生从军去?了,也不知如何了,可能没了吧。”

    祝政闻言,摸出些和察五百塞给?她, 那农妇说?什么也不接, 说?让二娃子瞧见?了还怎么教他自力更生。两相?推让之下, 祝政只好作罢,由着常歌给?了些点心。[1]

    常歌袖子看着平整, 眼下点心居然摸了一袋又一袋, 足足有?五六袋之多,也不知是藏在哪里。除了某一袋,他将其余点心全都?给?了那小孩。

    祝政欲言又止, 生怕他将苦药点心给?混了,常歌只同他眨眼,要他放心。

    结果二人还没走出一里地,听着二娃子一声嚎, 常歌猛地掏了牛皮纸:“坏了,还是给?岔了。”

    行至城前,常歌从马兜里摸了面具打算戴上?。

    祝政好言劝道:“还是不戴为妙。”

    常歌不解。

    “将军这?些日子早出晚归,少在城里, 不知城内状况,总之还是不戴为妙。”

    常歌听了他的,将面具塞回了马兜。

    襄阳城已同常歌到来之时大不相?同,城内眼下张灯结彩,正中大道铺了红毯子, 街头巷尾摩肩接踵,四处笙歌。

    常歌一看, 庆幸自己听了劝,没拿出面具来戴。

    大街两侧到处都?是铺子,正卖着与他款式神似的面具,四处乱跑的男童多着红裳,和二娃子一样,都?是红衣马尾打扮。

    常歌:“……这?是何时开?始兴起的……”

    祝政沉思片刻:“襄阳解围之后,你修养之时,便兴起了。眼下已经少了许多,最开?始,满街都?是挥着红绫的孩童。”[2]

    常歌:“……”

    不过不仅有?模仿他的,街头还有?些女童,披着被单跑来跑去?,自己喊着“颍川公主驾到”——只是颍川公主身?后,必定追着舞着棒槌的老娘。

    常歌在街头站了会儿,只觉得怎么看怎么欢喜。

    前后不过月余时间,襄阳城竟能从大难之中涅槃,恢复至此。

    “喜欢?”

    常歌点点头。

    祝政道:“喜欢的话,等我们接到公主,到了江陵,还会开?金鳞池盛宴。”

    常歌不解:“楚国这?种情况,还要大开?盛宴?!”

    祝政一脸认真:“正是这?种情况,才更要开?金鳞池盛宴。”

    “一来,是为了迎娶颍川公主;二来,是借此盛宴彰显楚国逐鹿天下的决心;但最重要的,是稳定民心。说?到底,各国之间虽有?疆域划分?,但并无铜墙。南郡、夏口之人只需顺流便能朝发夕至,直下吴国;沿着信阳道上?迁便是大魏,下徙便是交州——若是本国战乱不停,又无强盛前景,是你的话,你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