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长歌万里定山河在线阅读 - 第140页

第140页

    无数人随着他高呼:“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学子的声音高高激荡,他们趁势推搡着带到的军士,军士反被逼得?连连后退,眼见这包围圈马上就?要溃塌。

    宋阳仍在举拳大喊:“硕鼠硕鼠,无食我?——”他的话忽然凝在喉间。

    黑夜中一道寒光,晃了所?有人的眼,血花横飞三尺,绽上高空,溅了最近的学子一脸。

    那学子呆滞片刻,忽而惊恐尖叫起?来,人群当即大乱。

    “闭嘴!”

    冷剑直指向带头大叫的学子,众人大气都不?敢喘,只死?死?盯着那剑,剑身上还挂着宋阳的鲜血,此时,鲜血正顺着剑身上雕刻的大江流势,蜿蜿蜒蜒。

    常歌持着此剑,宋阳背后被这剑开了个半掌宽的豁囗?,正飚着鲜血,轰然倒地。

    “是……大司马剑!”白瓜头程涉死?死?咽了一囗?点心,出声惊叫,“这剑不?是要给我?父亲!”

    话刚出囗?,他赶忙掩了自己的囗?。

    常歌的剑锋,分?寸未挪。

    “你们当我?是頖宫里的祭酒,同你们说笑是么——什么盛宴不?见血腥,在我?这里,统统没忌讳。”

    常歌缓缓转身,鲜血顺着他的剑锋朝下滴落:“还有谁,想以命试剑!”

    *

    作者有话要说:

    [1]“夫尺有所短……智有所不明”:《卜居》

    [2]頖宫:诸侯办的学府,里面都是贵族世家上学

    第66章 和鸾 常歌还能隐隐嗅到祝政衣上熏着的沉香气。

    此时此刻, 中书仆射府上,中书仆射宋玉左右张望一番,阖上窗户。他返身至桌旁,桌边坐着楚国丞相属官, 尚书令刘世清。

    刘世清日日随侍梅和察丞相, 梅相薨了, 正是由他处传出的消息。

    “我听得外?头已然闹起来了。”宋玉道:“可?这盛宴之下,各国诸侯皆在此处, 梅相之事, 还是秘不发丧更?为妥当。此时告知了学子,万一来朝各国诸侯中有心怀不轨的,岂不会趁此机会, 弱我大楚?”

    刘世清掀开茶盖,先行品了品茗香:“清中带甘,回味绵长,这当是……今年才下树的第一茬龙井新茶。”

    宋玉连连点头:“刘大人好灵的鼻子, 吴国使臣姜怀仁前些日子来楚,捎来了几斤新茶。不知合不合大人胃口,一直未敢贸然进献,今日见大人喜欢, 明日便送呈府上。”

    “难为你费心。”刘世清抿了口茶,将茶盏放下,“宋大人,你以为诸国来朝,是为了什么?”

    “太史公不曾点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诸国来朝,朝的正是你大楚究竟何如?,若是强盛便你来我往,互惠惠利。若是孱弱,呵呵,那便怪不得他国,欺辱于你。”[1]

    “请恕下官愚钝。”宋玉道,“既是如?此,现?下楚国一乱,这岂不是在他国面前跌了份子,说不定还会引来强袭。”

    “急什么。”刘世清飘声道,“天塌下来,自有那持着大司马剑的司空大人顶着,关你我何事。再说了,学子们闹腾归闹腾,儿戏而已,无人当真。”

    中书仆射宋玉掏了块帕子,莫名?擦着虚汗。

    此时家仆门?外?来报:“司空大人府上小官人来见。”宋玉听得此言,先行望过刘世清脸色,见他首肯方才推门?而出。

    院中站着一清瘦小官人,见了宋玉先行一礼:“宋大人,吾乃司空大人府上随侍幼清,司空大人惦念宋大人身体,托我带些礼品,前来问个安。”

    他身后的仆从送上一托盘。

    托盘里一左一右置了两?方木盒,宋玉刚想让家仆接下,幼清打断道:“司空大人交待,要宋大人先看看礼品,再择一样?领走。”

    这是什么古怪,哪有送礼还让当场挑拣的。宋玉抑着满心疑惑,掀了左侧木盒,里面是一青铜樽,盈满浊水。

    幼清道:“此乃大江源头水,司空大人特意托人自大江源头当曲带回,分与大人。”

    好好的赠人江水作甚,况且置了这么久,此水显然不能入口饮用。

    宋玉再掀另一木盒,里面乃一小碟,中间置了一柿饼。

    幼清道:“此乃柿饼。”

    宋玉摸不着这俩木盒里有什么关窍,只随意捡了柿饼当做留下的礼品。

    幼清拜过:“大人既选了柿饼,那便看不得司空大人的条子,我先退下了。”

    宋玉听得蹊跷:“意思是,我若选了那江水,还有条子可?看?”

    幼清点头。

    宋玉:“我能重选不能?”

    幼清笑道:“选定离手,大人君子一言,怎可?生悔。”

    宋玉只得作罢,草草同幼清客套几句。幼清急着拜别,只说还有诸多大人家里还要走访。

    宋玉端着这柿饼回到桌旁,嘀咕道:“这司空大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好端端的入夜送什么柿饼?”

    尚书令刘世清神色一动:“什么柿饼?”

    他将幼清深夜送礼之时一五一十?告知尚书令刘世清,刘世清听完当即拍桌疾呼:“大谬,大谬矣!”

    宋玉不解:“请刘大人赐教。”

    刘世清顾不上干不干净,拿指头沾了茶水,在桌上画了三道并行的水流:“大江源头水,江水为川,头为页,川页合起来,便是一顺字。择江水为顺,便有那字条,而不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