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向阳的八零在线阅读 - 第49节

第49节

    “安志,你给孙婶子李婶子早饭端过去……三号桌客人的馄饨和小笼包。”陈安忻拿着托盘,交代完弟弟,就把早饭端给客人了。

    她走路稳健,手上的托盘也稳稳待在手里,给客人放好之后,很快去厨房给下个客人拿早饭。

    方嵘被交代过今天就在柜台待着,收钱以及往厨房里头报哪桌客人要吃什么,别的事情不需要他去做。

    他还想干活,安忻不让,他也没办法,只好管了收钱的活。

    今天堂哥给他放一天假,叫他好好带着两个妈,等上午空下来,他就把自己妈和二妈带去家具厂,这样安忻也不需要费心思和自己妈说话了。

    “乖乖。”原来安萍说的是大实话啊,客人真多,今天算见识到了。

    也没见外头多少人,怎么早饭店就聚了这么多人。

    陈安志把jiejie预备给两个婶子的早饭端给她们,端完就去干别的活了。

    见陈家弟弟只是个打杂的,孙桂元也就没说什么,陈家儿子估计是在早饭店里吃好了,精神面貌都不一样,脸色不再黑黄,还白了许多。

    用自家钱养娘家的事,孙桂元可是看不过去的,不过小孩在干活,也算是一份劳动力,给她儿子减少压力了。

    “快吃早饭,豆浆不烫,刚好。”滴水未进,只吃了半个饼子的李真凤,喝了半碗甜豆浆后,开始吃馄饨,好久没吃到安忻做的馄饨了。

    见大嫂不吃饭,四处看,她自然要提醒她一句。

    大嫂也知道亏了她,车到前拿了个小饼子和她分了吃,那么小半个,哪能顶事。

    馄饨不像豆浆,豆浆特意先盛了两碗,等端出来,早就不烫嘴了,能暂时解个渴。

    馄饨下好没多久,烫嘴,李真凤吃得小心。

    方威说她妈在家念叨想吃馄饨,既然李婶子要来县城,陈安忻肯定要准备馄饨。

    所幸早上客人吃馄饨的也不少,几个人的烧起来方便。

    刚还煎好一锅饼,也孝顺了几个给婆婆和二妈。

    饼比包子还受欢迎,价格自然也贵了两分。

    孙桂元这才回神到早饭上:“这么多,不浪费?”

    “哪里浪费了,不刚好吗?一碗馄饨两个饼还吃不下了?”

    李真凤看出来装馄饨的碗看着大,其实并不深,给人感觉碗很大,分量特别足。

    “吃得下吃得下。”孙桂元不再和弟妹说话,先吃早饭了。

    “老板,店里还有油条卖吗?”一位穿着满身补丁的老人过来,看起来也是真的穷人。

    孙桂元注意到了,还想说怎么放个讨饭乞丐进来,打扰其他客人的吃饭兴致怎么办?

    “有的,您要几根?”方嵘没自己妈心里那么多弯绕心思,无论是什么身份的客人,都要礼貌。

    礼貌微笑方嵘做不到,询问总是能做的。

    “一根油条就够了。”老人从口袋里摸出来四分钱给方嵘。

    “带走还是在这里吃?”

    “带走。”

    “一根油条,带走。”方嵘进去厨房说了声之后,回到柜台前。

    他回去前,老人已经站到门外去了。

    见老头老实,交了钱就出门,没趁儿子走了偷钱,孙桂元才稍微把心放下。

    店里的油条一根比别的地方卖的要大,所以一根油条放纸袋里给老人带走,真不会让人觉得寒酸。

    李真凤和孙桂元坐在同一边,孙桂元能看到的,她自然也能看到。

    不禁感慨:“这样的老人家也舍得花钱买油条,看来安忻生意做得好不假,是不是很庆幸当初我劝你让嵘娶了安忻。”

    “就那样吧。”

    李真凤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她一说,让孙桂元想法也绕了个弯。

    是啊,这样一个穷老头都舍得在早饭店买油条,不是说明儿子早饭店开得好。

    她默认早饭店就是儿子的。

    第54章 数钱

    吃完早饭, 李真凤主动去厨房帮忙,她去厨房,孙桂元往儿子身边走。

    她是不想进厨房帮忙的,非要帮忙就去帮忙收钱。

    亲妈在身边, 方嵘也没问候闲聊几句, 照常收钱。

    正常时候, 一天的开始,抽屉里都会放十块钱散钱, 多是分或者角,今天只放了一块钱的散钱。

    大额的方嵘都放自己口袋里了,开门到现在已经赚了十几块钱, 抽屉里剩下的不足五块钱,全是分角, 看起来不少。

    看了好一会儿, 孙桂元也没机会接了收钱的活, 收钱不简单, 她第一天过来,价格不了解, 会点算数, 平时买东西学出来的算数,遇到络绎不绝的客人, 没用了,她还没在心里算出来, 儿子就已经报出数了。

    店里各种食物早点的价格方嵘记得清楚, 客人要吃什么,他都能很快算好钱,在自己妈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把钱收进抽屉里。

    在厨房里头的李真凤不住夸早饭店阔气,比安萍说得还阔气,早饭店面积不小,厨房也宽敞,外头客人有不熟只认真吃自己早饭的,也有相熟聊天讲话的,还挺热闹,厨房的声音他们听不到,李真凤讲话就没什么顾忌。

    陈安忻:“二妈,不开好点,我婆婆不知道心里会想什么。”

    既然嫁给了方嵘,陈安忻和李真凤说话,自然把称呼从婶子改成二妈了。

    李真凤:“管她想什么呢,早饭店名义上还是你们夫妻两个的,主要是你的,没你,这个店开不了几天就要关门,这么大个店,一个月要十块钱租钱,普通手艺的人,谁能开得起哟。”

    十块钱租钱在县城不算贵,但在农村是贵死了,很多家庭一个月都不一定有十块钱收入,还要靠这点子收入养活一大家子。

    李真凤压根不知道儿子给陈安忻一家的租钱也是十块钱一个月,方威糊弄自己妈,说的都是两块钱一个月。

    陈安忻:“开饭店的,钱又足够,还是开大点好,地方太小挪不开脚……这不又有客人来了,二妈,我先去给客人送早饭。”

    陈安忻赶紧把早饭端出去,陈安志没太说话,他开口的话,都是说几号桌客人的早饭他端出去了,以此告诉jiejie不需要再端一份。

    忙到上午九点,客人少了,方嵘说要带妈和二妈去家具厂。

    李真凤不想去,就坐那儿吹电风扇,正在数抽屉钱的孙桂元听到儿子话,停下数钱:“一起去,去看看家具厂啥样的,是你儿子的厂子,你这个当妈的好歹要去看看,不然县城白来了。”

    孙桂元两边都要去。

    早饭店已经看够了,孙桂元想去家具厂看看。

    李真凤:“不去,厂子还能有早饭店好看?去外面要热死人了。”

    太阳升起,外面除了房屋打下来的阴影,已经铺满了热烈的阳光。

    在李真凤眼里,还真不是热烈的阳光,是毒辣的阳光。

    她也在早饭店忙了一两个小时了,就想坐下来休息。

    李真凤显然拗不过孙桂元,孙桂元又一次把她拖走了。

    他们三人走了,陈安忻和弟弟说话,叫弟弟以后读大学的时候,用工钱买身好衣裳。

    弟弟大学通知书已经拿到了,选了和上辈子一样的大学,在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选了也考上了,初心两辈子都变过。

    大概是家里条件好点,陈安忻又和弟弟说过几句不要老是盯着书看,累到眼睛就不好了,弟弟这辈子没近视,开家长会老师也没特意说家长给他配眼镜的事。

    弟弟高考结束的时候,陈安忻问弟弟眼睛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她带弟弟去配眼镜。

    陈安志眼睛没问题,自然不用去配眼镜,省下眼镜钱了,弟弟高考结束也没个奖励,陈安忻干脆把弟弟的工钱提到一个月三十块钱,比他姐夫在早饭店干活的工钱还多。

    弟弟起初不要,陈安忻坚持给,他只能用干活更加积极来回报jiejie了。

    等通知书到来,陈安忻早饭店当天还关门了,带弟弟出去买衣服,方嵘也带上了,最后两个男的都没买,她倒是买了一件短袖回来。

    衣服这个事jiejie念叨几次了,jiejie也不是孙婶子那种会硬把李婶子拖出去的人,自己摇头拒绝,她也不会逼你。

    所以jiejie念叨jiejie的,陈安志嘴上应几句就好了。

    有钱他更想买几本书看,冬天太冷的话,再给自己买件毛衣。

    三人是上午十一点回来的,他们回来,早饭店中午的营业也差不多要开始了。

    李真凤回来早饭店就和陈安忻说家具厂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家具厂陈安忻去过几次,条件也还行啊,李真凤接下来说的话,就让陈安忻明白过来了。

    二妈是说和早饭店比起来,家具厂不是人待的地方。

    天气热,家具厂又没电风扇,干活的工人离不开毛巾和水,她儿子也在家具厂,坐办公室,办公室倒是有个小电风扇。

    一群人过去,不顶事,不像早饭店,几个电风扇,从门口走到厨房都是凉快的。

    侄子方嵘不爱说话,她和大嫂对家具厂的生意也不懂,她和儿子话了几句家常就想回早饭店,硬是被拖到快十一点才能回来。

    陈安忻大概明白为什么拖到这个点,她家男人还真把她婆婆拖住,就是苦了二妈。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孙桂元还自己挑起了午饭吃,李真凤看她挑午饭,只对陈安忻说她随便,她看着上就好了。

    她这个大嫂啊,还真是把自己当个客人了。

    当客人就当客人吧,反正下午走了。

    别说安忻早饭店老板看不惯,她一个旁人都看不惯。

    盯着钱的意思别太明显了。

    陈安忻给婆婆端来她想吃的,给二妈就是大份凉面配着一碗紫菜汤。

    弟妹的午饭很简单,不像她又是番茄粉丝汤又是rou包子卤味,可是看起来却很不错,孙桂元就要和弟妹分着吃。

    李真凤也没意见,和大嫂分着吃午饭了,一份凉面让她胃口回来了,本来还嫌天热,这份凉面居然还有消暑的功能。

    有婆婆在,今天一天对陈安忻来说都非常漫长,等婆婆和二妈走了,陈安忻给她们拿上包子馒头,让方嵘送她们走。

    几个人走后,陈安忻拉开抽屉,钱看起来没少多少,婆婆没自己拿钱,但是方嵘主动给了两块钱。

    两块钱还是她在空隙时间,趁她婆婆没注意,交代方嵘给的。

    婆婆今天在早饭店的时间,更多是待在那里数钱,估计要算一天赚多少钱,方嵘自己有偷摸往兜里塞钱,不能叫自己妈注意到一天能赚多少。

    客人多,他妈不可能在客人路过的时候数钱,都是暗里数钱,并没有时时关注抽屉的情况。

    他妈一直站在抽屉旁边,陈安忻自然要提点方嵘一句,让他分两块钱给他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