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独占东宫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

分卷阅读46

    她不懂这些,也能一眼看出太子的画作绝佳。

    纸上的姑娘以背示人,负手仰头似与藤蔓低语。灵动线条勾勒出了姑娘清丽的身姿。

    画中葡萄藤的叶与果疏密有致,浓淡相得益彰。留白恰到好处,添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

    最绝妙的是,太子画出了姑娘衣裙飘飘动势,还以精准的颜色透叠画出了姑娘上身丝绸窄袖短衫透着肌肤的颜色。

    整幅画动静结合,线条生动流畅,配色有主有次、干净果断。是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

    赵谨良望着杜若惊叹的表情,微张的小嘴,问她道:“寡人画的如何?”

    杜若连连点头,毫不吝啬地夸:“殿下画的太好了!殿下如果多画些画,必会成为一代书画名家,流芳百世。”

    赵谨良笑她道:“你的意思是想让寡人每天画你?”

    “不是的!”杜若吓一跳,顺口就说,“殿下可以画画别人。”

    又想给别人牵线?

    赵谨良收起笑,冷冷说道:“林正堂,把画裱起来收到库房去。”

    太子此言一出,在场的宫人顿时心里一惊。

    珍珠更是直在心中锤地:小主啊!小主!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在太子面前不好好固宠呢?

    其实杜若不是想给他人牵线,而是羞赫下一时情急,只想快快把太子说的“画自己”撇清,所以才相反的说了个“画别人”。

    其实此时杜若心里,是有些不愿太子画别人的。

    眼看林正堂走上来拆画,杜若仗着太子对自己有几分特殊,厚着脸皮凑到太子身前说:“殿下,如此佳作收起来岂不可惜?有道是‘珍僻则失辉’。妾十分喜爱殿下的画,不若赠予妾,妾挂在房中,每日瞻仰学习。”

    赵谨良睨她:“杜良媛所言甚是,如此好的画确实不该明珠蒙尘。既然杜良媛谦让有礼,不若寡人成全你的好意。将此画赠予他人,好让他人也有瞻仰学习的机会。”

    林正堂收画的手一抖,心道怎么这两个分开看都颇有头脑的主子凑到一块儿就变得笨头笨脑。太子爷您要是想小惩人家杜良媛,怎么也是任她如何求都八风不动。您这说把画送别人,可画上明晃晃的是杜良媛。那收画的人看到后不是赏啊,那是折磨啊!

    要是赵谨良能听到他的腹诽,肯定要说他:你个老宦人,你懂什么。

    果然如赵谨良预想的一样,杜若知道太子是逗她的,又羞又臊,可又不能放弃,只好继续央求:“殿下,宝物也要归得其所,才最能发挥价值。还有谁能比妾最合适拥有这佳作呢?所以殿下还是赏给妾吧好不好?”

    她求他,娇娇软软的叫着“殿下”,让赵谨良颇为受用,还想再为难她一回,却又觉得有些过了,只好同意道:“你说的有些许道理。林正堂,裱起来派人送去闲花照。”

    等着两个主子过招,手下动作极尽缓慢的林正堂这时才应了真正的吩咐,利索地将画卷起来递给小太监拿去裱了。

    杜若松了一口气,将石桌上太子的茶端起来递给他,献殷勤道:“殿下喝口茶歇歇吧。”

    赵谨良从善如流的接过来,将茶一饮而尽。这些日子忙出来的烦闷不知不觉就散了个干净。

    作者有话要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

    ☆、喜好

    作完画,时辰接近午时,正好到了将要传膳的时间。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杜若随着太子来到用膳的一处房间。

    因太子不方便,同顺阁便只用了第一层。好在整个同顺阁内部呈回字形构造,有三方上窄下宽的宽阔建筑,所以也以一层为主用。与闲花照塔式构造不同。

    用膳便在正房右首边的一间屋子中。

    第二回为太子侍膳,杜若已经自在许多。

    她看向膳房供上来花样繁多的佳肴,与宫中精炖细烩不同,多数是煎炸爆蒸等更直爽的民间做法,配上时鲜的河鲜野菜,别有一番清爽滋味。

    杜若其实更喜欢这种菜式,这些天来用膳都很是畅快。而太子这里的膳食更是丰富多样一些。

    细想了一番,杜若首先给太子夹了一道三鲜龙须菜。

    这道菜虽是素菜,做法简单,但构思精巧。分别从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中各取一样。取苋菜之甜、杏仁之苦、河豚之鲜,将龙须菜爆炒后淋上三鲜勾出的芡,既有清爽又有醇厚。

    赵谨良知道杜若给他夹菜必不是胡乱选的,饶有趣味问她:“为何选了这个?”

    杜若微微一笑,解释道:“龙须菜,其实就是豌豆之嫩苗。虽食材普通了些,但是解乏功效却是顶好的。殿下不要看它绿绿的味道不美,看在能解乏的份上,还请品尝些许。”

    她满口药理经,再寻常的菜式被她一解释都成了不得了的宝贝。赵谨良若不配合,总感觉像损失了什么大好事似的。

    将杜若夹的豌豆苗吃完,赵谨良又看着她,示意她继续。

    杜若也发觉了太子喜欢听她给他讲这些小知识,像能帮他下饭似的。正好她也喜欢研究这些,也喜欢别人爱听她讲。

    两个人一个娓娓道来,一个耐心倾听。午时的阳光透过镂空雕花的窗子倾泻了几束光亮进来,一切都显得明净敞亮。

    被杜若伺候着用了三个菜后,赵谨良放下自己的玉箸,问她道:“这案上可有你爱用的菜?”

    被太子问喜好,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待遇。恐怕就连太子妃郑来仪也没有感受过的。

    杜若没有多受宠若惊,倒是让林正堂狠狠地在心里感叹了一番。

    他是太子最信重的太监,自来到太子身边,除了歇夜用膳,时时都随侍左右。见多了太子与后宫妃嫔相处的情形。

    本与大多数人一样,林正堂也以为太子爷未开情窍,不懂怜香惜玉。所以与女儿家相处时一贯的冷淡。

    太子看书时能一静就是一下午,与妃嫔独处时不到一盏茶就开始厌烦了。

    若是太子不喜头脑简单空有美貌的,嫔妃中也不乏聪明懂事乖巧伶俐的。老人中诸如祝良媛、徐昭训、唐承徽之余。

    后进嫔妃中,李良娣更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

    但太子对她们全都一视同仁。

    然而自从有了这位杜良媛,一切开始有了不同。

    作为太子的心腹太监,林正堂不觉得太子的看中会来得突然来得猛烈。以他对太子的了解,再细细品来,倒感觉像是太子对杜良媛早有情愫似的。

    模模糊糊有了这个猜测后,林正堂在心里默默掬了一把泪。

    皇家的龙子凤孙能有如此纯洁的感情,属实令人感念难得。也不知道太子爷是什么时候惦记上人家杜良媛的。

    现在对